本会概况
北京善道文化促进会(Beijing Shandao Culture Promotion Association), 是由关心、支持善道文化传播和践行的有识之士倡议发起的非...详情> 
在线期刊
专题报道
善道文化

【央视快评】坚守初心 为国奉献


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,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,一辈子坚守初心、不改本色,事迹感人。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,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。

  

  习近平总书记对老英雄张富清事迹的重要指示,极大地激励了社会各界崇尚英雄、牢记初心、为国奉献的强大热情。战火纷飞的岁月,他在枪林弹雨中冲锋在前,以英勇与无畏书写下保家卫国的英雄篇章;和平发展的年代,他在贫困山区中默默耕耘,以淡然和奉献践行共产党人的忠诚誓言。沧海桑田,物换星移。半个多世纪以来,95岁高龄的老英雄张富清以宠辱不惊之态、淡泊明志之心、甘于奉献之举生动诠释了信仰的力量,也立下了一个共产党人的精神标杆。

  学习张富清的英雄事迹,就是要学习他初心不渝的精神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“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‘钙’。”一个人有了信仰和理想,就有了人生的方向和自信的力量,就能在前进的道路上意气风发,在困难挫折中奋发而上,在平凡普通中铸就辉煌。正如张富清同志一样,在部队,他保家卫国;到地方,他为民造福。因为,他心里始终装着党和人民。

  

  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从来不是虚无缥缈的,我们要把党的初心和使命铭刻于心,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,始终做到对党忠诚;勇于承担职责,焕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,始终做到为国尽职;同人民风雨同舟、血脉相通、生死与共,始终做到为民造福。

  学习张富清的英雄事迹,就是要学习他甘于奉献的精神。在革命的年代,正是拥有众多像张富清这样不怕牺牲的英雄们前赴后继,才有了新中国的诞生;在建设和改革的时代,张富清同志再次以自己平凡而伟大的工作为我们作出了榜样,他扎根山区,尘封功绩,不讲条件、不求回报、不怕代价,以纯粹朴实、默默奉献的精神彰显了共产党人精神底色。

  

  在新的长征路上,我们要以百姓心为心,牢记初心和使命,将老英雄的精神接力棒传递下去。要勇于奉献,甘于奉献,乐于奉献,以奉献书写灿烂的人生年华,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富强、民族振兴、人民幸福的事业之中,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充盈与光辉。

  初心和使命,是我们党不忘来路、开辟未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从今年6月开始,全党自上而下将分两批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。张富清同志,就是不忘初心和使命的生动典型。我们要深刻领会、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,以张富清同志为榜样,守初心、担使命,找差距、抓落实,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,以砥砺奋斗建功新时代。 

一碗苞谷饭、一碟黄豆合渣、一盘炒青菜,这是张富清的晚饭。素淡的饮食,一如老人离休后恬淡的生活。

  时至今日,张富清还住在就职于建设银行来凤支行时分配的宿舍。30多年过去,当初的简易装修早已老旧不堪,泛黄的墙壁、斑驳的木门、拼凑起来的家具、被熏黑的厨房,诉说着主人的勤俭。

  过着朴素的生活,张富清却知足感恩:“我吃得好、住得好,比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,比贫困农民也好很多,只要国家发展得好,我们的日子都会好起来。”

  从县粮食局到乡镇领导,再到外贸局、建行,在湖北省来凤县工作的30多年里,张富清首先想到的不是为自己的小家改善生活条件。“我是党的干部,不仅仅是一个小家庭的家长,我要为大家做点有益的事。”

  为了“大家”,张富清常常顾不上“小家”。

  来凤县原教委主任向致春记得,当年他担任过张富清小儿子和小女儿的小学班主任,每次去家访,饭桌上总是“老三样”:青菜、馒头、油茶汤。“我在他家吃过不下10次饭,没见过肉腥。”向致春笑言,张富清当时是来凤县原卯洞公社革委会副主任,是老百姓眼中的“大官”,但家里的伙食比一些社员还差。

  按照国家拥军优属政策,张富清的妻子孙玉兰被招录为供销社公职人员,端上了“铁饭碗”。但三年困难时期,全面精简机构人员,时任来凤县原三胡区副区长的张富清首先动员妻子“下岗”。“要完成精简任务,就得从自己头上开刀,自己不过硬,怎么做别人的工作?”

  思想工作好做,实际困难却难解。“下岗”后,为了贴补家用,孙玉兰当过保姆、喂过猪、捡过柴、做过帮工。回忆那段艰辛岁月,孙玉兰不住地摇头,“苦,太苦了,吃穿用度、养育子女都成问题。”

  “父亲一个人的工资维持不了全家的生活,每次放了学,我们就去拣煤块、拾柴火、背石头,或者帮妈妈盘布扣,我们几个都学会了缝补衣服。”小儿子张健全回忆。

  当时,张家住在卯洞公社一座年久失修的庙里,2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挤了两个大人、4个小孩。就在那时候,张富清的大女儿患了脑膜炎,因未能及时救治而留下后遗症。这也成了张富清一辈子两件最遗憾的事情之一。

  另一件遗憾的事,是没能见母亲最后一面。

  那是1960年初夏,张富清收到陕西汉中老家发来的两封电报,一次是母亲病危,一次是母亲过世。那段时间,他正主持三胡区一项重要培训,原本想等工作告一段落再回去探望,却没想到竟是天人永隔。

  多年之后,他在日记中如此写道:“当时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,工作任务重,在外地工作想回家探亲的同志也多,作为一个共产党员、革命军人,不能向组织提要求、找麻烦,干好工作就是对亲人们最好的报答。”

  “把大家的事办好,我们的小家才能过得舒服。”张富清对待公和私的原则,在张家被严格地执行着,“不能给组织添麻烦”是全家都要遵守的规矩。

  大儿子张建国高中毕业后想参加招工,分管这项工作的张富清不仅对儿子封锁信息,还让儿子响应国家号召,下放到卯洞公社的万亩林场;大女儿常年看病花钱,他从未向组织伸过手;小儿子读书考学,他有言在先:“我没有力量也不会帮你找工作。”

  张富清4个子女,患病的大女儿与老两口相依为命;小女儿是卫生院普通职工;两个儿子从基层教师干起,一步步成长为县里的干部。

  有人不理解,问他为何不能“灵活点”“通融些”?

  张富清回答:“我是党培养的干部,要是以权谋私,怎么对得起党,怎么面对老百姓?”

上一篇时隔22年,北京人艺青年演员集体“重现”《古玩》传奇
下一篇人文游学游出素养和情怀


本会介绍 | 会员中心 | 申请入会 | 在线留言 | 联系我们